当前位置:
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3:31:18
他用五个坚决落实总结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: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力推动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落地见效。
会上,安排部署了2023年质量安全管理工作。培训现场时住建局与企业代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。
以用心换放心的担当,时刻绷紧安全弦,切实增强红线意识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,统筹好发展与安全,做到两手抓两手硬,进而夯实安全工作总基调。以实干促实效的作风,切实把工作任务具体到项目、落实到责任、量化到人头,做到清单式管理,机械化推进,以实干实绩实效确保住建领域高质量赶超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,绘就起住建事业新篇章。要求各部门、企业、项目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以起势定胜势的姿态,紧盯全市建筑业产值一季度同比增长15%,达到4.92亿元,全年增长12%,达到49.25亿元的目标任务,尽快推进在建项目开(复)工,确保全年工作实现开门红提醒设施种植养殖企业(户)及时清除棚面积雪,保温增暖,适当进行人工补光。我区各地最小水平能见度分布图。
2月12日白天到夜间,全区大部有雾或轻雾,全区最高气温在-3℃~2℃。这也是继2月7日至2月8日之后,我区再次出现的全区性降雪。固原市四县一区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,成立运维领导小组,组建专业化的运营公司,管理城乡供水工程。
与隆德县临近的彭阳县率先尝试,通过互联网+驱动城乡供水机制、管理、服务创新,目前全县城乡供水保障率达96%,水质达标率达100%,水费收缴率达99%,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5%以下,供水成本大幅降低,城乡供水实现一体化高效管理。新春之际,半月谈记者走访宁夏部分农村发现,通过互联网+城乡供水,现代化的供水管理服务方式已在旱塬扎根,农村饮用水越来越便利,云供水为千百年来干渴的土地带来无限生机。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接收定位信息,并及时抢修。西吉县水务局副局长何云说。
和缺人管、跑冒漏、收缴难说再见从人工管维到数字管服,互联网+开启了六盘山区供水的智能革命,一整套智慧供水管理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动能。隆德县渝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杨丙成说,出现供水故障时,监测点会显现异常。
彭阳县水务局局长张志科告诉半月谈记者,彭阳从水源、泵站、蓄水池、管网到用户家中,实行全链条自动化改造,实现7000多公里主管网和全部工程设施24小时自动运行、精准管控,管理人员由90人减少到40人,变人工跑为数据跑。我们通过特许经营引入企业,实现投建管服一体化,从根本上解决了投资管理难题,有助于民生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。农村供水运维成本也实现大幅下降。张志科说,除了水源、水量、水质得到保证,政府还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,在服务期内统筹补贴城乡水价,将城乡水价统一调整为每立方米2.6元,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用水福利。
山区地形破碎,供水管线穿山越沟,一旦破损,以前我们确定位置都要好几天时间。杨俊明的好日子得益于隆德县近两年加紧建设的互联网+城乡供水工程。供水变革悄然发生大水源、大水网、水产业等新理念正在引领供水变革。通过已建、在建和拟建集中供水工程的延伸、联网、提标和改造,形成城乡连通、县县打通、区域互通的大水网。
宁夏全区已基本建成以黄河水为主、泾河水和当地水为补充的大水源。张志科说,数字化平台建成后,实时采集、传递、分析和处理供用水和生产数据,实现多级泵站和水池智能联调、水质在线监测、事故精准判断和及时处置。
我们家靠养十几头肉牛,日子慢慢红火起来,最怕停水断水。目前,固原市四县一区互联网+城乡供水项目已基本建成,新增智能计量设备基本接入全区统一建设的管理服务平台。
为此,从十三五开始,宁夏不断寻找优质稳定水源,整合全区分散、小型供水工程,更换输水管网。如今,互联网与水邂逅,一张连通城乡的水网在六盘山区覆盖延伸。杨俊明说,以前村里供水不稳定,现在牛吃水都有了保障,他打算再多养些牛。(半月谈记者:邹欣媛)。越是欠发达地区,越是要实施创新发展,破解没钱干、没人干、不会干的困局。半月谈记者实地走访时发现,在智能化平台的支撑下,从水源地、泵站、蓄水池、管网、联户表井到用水户,全程各环节设置了多个监测点,全县供水运行状况一目了然。
截至目前,宁夏共建成城乡集中供水工程168处,城乡规模化水厂115座,农村供水管网长度13万余公里,252.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水平得到持续巩固提升,实现从喝水难向喝好水的历史性跨越。山沟沟里的村民手机买水天寒地冻,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张程村杨俊明一家早已不再愁水。
以往喊水要水的山区,如今全面实现云供水。杨俊明一边喂牛,一边轻点手机查看剩余水量和水费。
没想到,我们在山沟沟里也能吃上放心水,缴明白钱,过得跟一些城里人一样。过去,生活在山区的人们,为了喝上一口水,翻山越沟累弯腰
坚持走出去、请进来,先后赴北京、福建、广东、新疆等地,对接部委、考察企业、招商引资,推动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落实,拉动了经济增长,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,改善了城市面貌,蓄积了高质量发展强动能。固原市将对标宁夏副中心城市定位,以开局即决战,起步就争先的状态,大抓发展、抓大发展、抓高质量发展,实现赶超式发展,全面开展五比活动,狠抓项目责任落实,持续推进产业千亿倍增、投资千亿倍增和改革创新驱动三个计划,在体现总投资和固投适当增长的基础上,接续648810工程,聚焦产业发展、生态环境、乡村振兴、城镇建设、基础设施、社会民生六大领域,全力实施投资649812工程,确保一季度总投资900亿元406个建设项目开复工75%以上,二季度全部开工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以上,书写全市经济高质量赶超式发展新答卷。项目投资充分发挥驾辕之马作用,全年实施项目427个,完成实物量263.5亿元,投资完成率91.8%,较上年提高14.2个百分点,项目投资成为全市经济增长保持全区第一方阵的硬支撑。目前,厂房建设及300多台总机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。
安磊/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、经济三重压力加大、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,市委、市政府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,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制定落实2+9制度清单,大力推行领导包抓、专班推进、每月督查、定期通报落实机制,集中精力谋项目、汇聚力量抓项目、整合资源推项目。近年来,我市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、项目是第一支撑的理念,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攻坚年活动,全面实施投资千亿倍增计划,部署推进648810工程,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符合预期、稳中有进的合格答卷。
图为已建成的原州区三营镇安河村出户入园集中养殖场。闽泰10万锭纺织纺纱项目是我市2022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,总投资3.6亿元。
2月12日,位于经济开发区的宁夏闽泰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安装、检查设备,保障生产线顺利投产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%,为近五年最高,为全市稳经济、保增长、促发展、惠民生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。
总投资10亿元、建设103个规模化养殖园区的肉牛出户入园项目是我市重点产业项目,2022年已建成53个,今年将新建50个。市区雨污分流项目,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困扰固原城市内涝、夏季看海的老大难,一大批民生项目的落地实施,带给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觉到的实惠。清水河河道综合治理、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修复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,让城乡环境更美好。3月底进入试生产,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.8亿元,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。
(记者:锁金林)。聚焦宁夏副中心城市建设,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落地实施的特色商业街区改造、古雁岭慢行步道提升、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建设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项目,让城市面貌大为改观、市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。
老旧小区改造、棚户区及保障性安居改造等项目,让更多群众圆了安居梦。安磊/摄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发力之年,也是固原高质量赶超式发展的关键之年。
雪川马铃薯绿色加工等重点产业项目,支撑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、限上商贸企业35家,重塑优势锻长板,嫁接动能补短板,蓄积后劲育新板。项目建成后,将提高肉牛养殖效率和规模化养殖率
发表评论
留言: